農村:回不去,還是不想回去

观点网

2018-01-29 17:11

  • 在社會變遷大潮裹挾下轉移至城市的農村人,無論是農民工,或者其它身份,在城市呆的時間越久,心與農村的距離則會越長。而“長”到一定程度,就難再有“回去”的心思了。

    農村是華夏文明的根基所在。華夏文明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而延續至今,農業在其中起了決定性作用,農村為其提供了豐厚的土壤和養分。

    然而,40年來,伴随着改革開放的推進,大量農業人口持續向城市集聚,農村卻被一步步邊緣化,農村凋敝和衰敗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問題。“回不去的農村”幾乎成為了時下人們共同的感慨和無奈。

    中國農村究竟怎麼了?農村真的回不去了嗎?

    1.貧而賤的農村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安置着數以千萬計的勞動人口就業。由于生産效率低,又有不合理的制度安排,農業生産剩余少,持續處在弱勢地位;農村經濟不發達,持續處在貧困境地;農民身份卑微,持續處在社會的底層。

    這種社會狀況從封建社會形成時期開始,延續數千年,階層固化根深蒂固,雖然其間不時會上演“鯉魚躍龍門”的事迹和傳奇,但相對于龐大的農村人口來說,此通道如同針孔一般,微不足道。

    2.農村新變革

    近代以來,農村緊跟時代發展持續處在變革之中。新一輪變革始于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農民生産積極性提高,農業生産效率提升,農村生産剩余增多,使得大量多余的勞動力有條件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並産生向外轉移的内在推力。

    與此同時,城市的改革開放事業也得以有力推進,一批批勞動密集型制造企業被引至東南沿海地區,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用工需求,為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提供了外在拉力。

    在内在推力和外在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中國第一代打工族應運而生,其活躍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女性居多,主要從事紡織、玩具制造等産業,深圳是最早的聚集地,後向整個珠三角乃至東南沿海擴散。1991年央視熱播並轟動全國的電視劇——《外來妹》,真實反應了那個年代打工族的生活現狀和農村、城市狀況。

    3.房地産加快農村變革進程

    如果說改革開放初東南沿海落地的以輕工業為主的産業吸納大量女性農村人口的話,那麼借力1998年房改而迅速發展起來的房地産業則為男性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房地産業不只是資金密集型行業,更是勞動密集型行業,涵蓋開發經營、物業管理、中介服務等諸多環節,其中有些環節的工作(如建設施工)男性具有天然優勢,大大加快了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步伐。

    1998年,我國農民工總量為0.55億人,2016年總量達到2.82億人,18年間增長4.14倍,而且絕對數量還在繼續攀高。全部農民工中,男性占比66%左右,女性占比34%左右。從行業來看,從而二産的農民工占比在55%左右,其中從事建築業的農民工占比在20%以上。

    4.農村衰敗和凋敝

    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末,我國大陸總人口13.9億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8.52%,城鎮常住人口8.13億人,鄉村常住人口5.77億人,鄉村常住人口數量不及文革前的1965年(5.95億人),而且現時的農村人口以老人和小孩為主,青壯年勞動力已逐步轉移至城市,從事生産效率更高、收入更多的工作。

    在此條件下,縱使國家給予農業、農村、農民再多的優惠政策也無濟于事,勞動人口的大量流失抽空了農村的生産力,致使很多地方原本應該精耕細作的農田荒蕪蔓延,抑或只是簡單耕種最省事的農作物;河道淤塞埋沒了曾經的生機盎然;鄉間小道缺少人迹的踩踏變得荒草叢生;房屋年久失修而破損不堪,既使有翻蓋新房但沒人氣也無法掩飾農村衰敗的景象。

    2011年,筆者曾回到久違了的位于S省H市C縣的故鄉,那時就明顯感覺到村子里十分冷清,完全沒有了兒時的熱鬧氣氛。此外,記憶中的大路變成了小道,曾經的小道荒草叢生,大河變成了河溝,河溝已不見蹤影。那一刻,最深的感觸就是:農村的凋敝不再遠在天邊,而是近在眼前。

    5.農村還能回去嗎?

    對于農村的衰敗和凋敝,有人将其歸因于割裂的城鄉二元制度,其在當前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城鄉人口流動的單向性,即農村人口只能向城市轉移,而城市人口要流向農村則受到嚴格管制。

    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伴随着城市的繁荣,農村走向相對衰敗是規律。即使城鄉二元體制得以鏟除,城市人口可以向農村自由流動,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完備,農村也很難再成為年輕人的天下,年輕人的夢工廠在城市。這是因為城市人口多,密度大,需求旺,人才、資金、商業、技術等資源集聚,競争規則也更趨于公平合理,這些優越性是農村無論如何都不具備的。年輕人生活在城市才會擁有更多機會,夢想也才更容易照進現實。

    那麼農村是不是就回不去了呢?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僞命題。農村沒有“回不回得去”的問題,只有“想不想回”的問題。

    從農村走出來的人們,雖然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但大多數沒有務農的經歷,對土地缺少起碼的情懷和理想,對農民這一千百年來均以貧賤示人的身份更是有着天生的抵觸和抗拒。

    此外,農村的變遷不僅僅體現在現實景象的衰敗和凋敝,還在于人們思想的變遷和風氣的變化,人心早已不古,崇外(外面的世界)拜金已經占據農村人的主流意識形态,包括老年人在内,判斷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也開始庸俗化。除非衣錦還鄉,否則還可能承受世俗目光的嘲諷甚至冷眼相看。

    由此,結論也就不言而喻,在社會變遷大潮裹挾下轉移至城市的農村人,無論是農民工,或者其它身份,在城市呆的時間越久,心與農村的距離則會越長。而“長”到一定程度,就難再有“回去”的心思了。

    結語:農村的衰敗和凋敝不可能是終點,而恰是一個新的起點。農村衰敗和凋敝的是傳統的生産作業方式,是越來越不合時宜的固有生活方式,不必過于為其感懷和悲哀。這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必然要經歷的過程,未來農村必将走向新的征程,雖然具體方向還不足夠明确,但有些已成為趨勢,如規模化種植、農村電商、農家樂、農業觀光旅遊、農業産業園、農業綜合體等,相關新方式、新産業、新業态值得我們期待和憧憬。

    陳志翔 産業和地産獨立研究人,觀點地産新媒體專欄作者

    撰文:陳志翔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