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秦淮風光帶,為城市“微改”提供範例!

观点网

2020-05-17 17:05

  • 秦淮河風光帶的“微改”可能不是最成功的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但影響力卻可能是至今最大的一個。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王韶 衆多古詩詞中,這是一首與秦淮河有關,且最出名的一首。詩人借夜泊秦淮而觸景抒懷,前半段描寫秦淮河的夜景,後半段抒發詩人的情懷,借陳後主貪圖享樂、不思進取而亡國的慘痛歷史,諷刺當時那些不汲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統治者,表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中學時代,我也讀過朱自清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在朱自清筆下,秦淮河“槳聲燈影”中燈光、水色和月光水乳交融,華燈映水、燈月交輝,雖然而後的妓船使作者“遇着了難解的糾紛”而陷入對現實的惆怅和迷惘……,但秦淮河的美景和人文依然讓我怦然心動、心馳神往!

    夫子廟秦淮河,有如北京的故宮,上海的外灘,杭州的西湖,長沙的嶽麓書院,武漢的黃鶴樓,重慶朝天門碼頭、解放碑,拉薩的布達拉宮,三亞的天涯海角……,到南京,豈能不到秦淮河!

    從1600年前的南朝開始,秦淮河便成為金陵城的“CBD、豪宅區”,豪門望族倚河而居,茶樓酒館鱗次栉比,商船花艇穿梭如織。華燈初上,夜如白晝,燈紅酒綠、歌女藝妓輕歌曼舞、絲竹飄渺,達官貴人夜夜笙歌、留連忘返,數不勝數的歷史典故、野史傳說、奇聞轶事,以及才子佳人風流韻事此起彼伏,為文人騷客、市井坊間津津樂道、流傳吟唱,歷千年而不衰!尤以明末清初“秦淮八豔”---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柳如是、陳圓圓的故事最為撩人心魄!

    秦淮河孕育了六朝古都,南京的歷史人文底蘊也因此而深遠厚重,雖歷經朝代更叠和戰火紛亂,但仍歷久彌新,堅挺屹立。2000余年,禮花與炮火、荣光與恥辱、繁華與衰破始終交織着古都的日日夜夜,共同譜寫了古都人民砥砺前行的動人篇章!

    歷史上南京曾六次被毀,初劫始于東晉蘇峻叛亂,建康滿目瘡痍;梁太清二年,河南王候景叛亂,建康再次蒙難;南朝陳祯明三年(589年),隋滅陳,隋文帝楊堅将建康“蕩平並耕墾”;1130年4月,金軍占領建康,縱火燒城,全城化為灰燼;1864年7月,湘軍攻陷太平天國首都天京,縱火7天7夜使全城房屋十有九毀,文物古迹幾乎殆盡,南京第五次被毀;最後一次毀城是1937年12月13日,可恨的日本侵略軍攻入南京,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和瘋狂的文化大掠奪,古老的南京城再次幾近廢墟!南京被毀夫子廟自然無法幸免于難,亦曾四毀五建!

    1984年以來,南京政府多次對秦淮河兩岸的明末清初江南街市商肆風貌進行了修繕和復建,秦淮風光帶舊貌換新顔。

    2019年4月20日上午10時左右,我第二次來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

    也許是“秦淮人家”早已習慣了斑斓多彩的“夜生活”,此時此刻,秦淮風光帶好像“睡眼朦胧”,沒有往昔的歌舞升平、喧嚣鼎沸、燈火璀璨、流光溢彩,更沒有婀娜曼妙的歌女和風流倜傥的才子,一泓幽綠的秦淮水微微地泛着波紋,一艘艘黃頂紅栅的畫舫平靜地守候在水面上……,遊人三五成群,踏着青石闆,沐浴着清風,一股股清新的歷史人文氣息撲面而來,很祥和、很安逸……。也許是職業的緣故,秦淮風光帶在我看來不僅是古城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還是一幅深遂豐滿的歷史長軸,更是一道有關城市“微改”的思考題!

    有人認為,河還是那條河,地還是那塊地,但充斥秦淮河兩岸的商業氣息過于濃烈,名目繁多的快消品商店與夫子廟秦淮歷史文化氛圍格格不入,還有不搭界的卡通仿古公仔……,雖然“秦淮人家”的口号叫的足夠響亮,但秦淮河畔“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六朝煙月之區,金粉荟萃之所”風光不再,形同雞肋,令人生憾!

    雖則如是,但個人認為瑕不掩瑜,在如火如荼的城市更新運動中,我們的雙眼和手腳往往容易被急躁、功利所蒙蔽、束縛,而秦淮風光帶的“微改”始終保持着一種敬畏和冷靜,其經驗做法尤值尊敬和肯定!

    一,傳承發揚,協調融合。秦淮河是南京的母親河、南京古文明的搖籃、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南京厚重文化多體現于此!青磚黛瓦馬頭牆還是徽派建築的“招牌式”符号,極具地方和文化特色。秦淮風光帶在修(擴、重)建中始終堅持“恢復原貌”的原則,修舊如舊,注意對原建築風格的傳承保護和融合協調,強調原有歷史環境空間及承載文化内涵的延續,如江南貢院(中國科舉博物館),設計師将博物館設計成寶匣狀,整體沉入地下,不對周邊古建築産生擠壓,上部方形水池形如硯、狀如鏡,“鏡”“鑒”相通,意為“以史為鑒”,也有匯墨成池之意。墨池里的水象征文人墨客的文思泉涌和源源不息的中華文化。1300平方米水池面積也象征延續1300年之久的科舉制度,既保留了歷史真實性,又能與周邊建築群融合呼應,還賦予新功能……,相得益彰。修復後的夫子廟、江南貢院、烏衣巷、媚香樓、瞻園、白暨洲、明城牆等古色古香、飛檐漏窗、雕梁畫棟、鱗次栉比,還有精致的浮雕、石拱橋和牌坊,層次棱角分明、錯落有致,輝映成趣,非常壯觀且韻味十足,讓千年古都煥發新的生機。

    二,吐故納新,打造古城新IP。明代,夫子廟是國子監科舉考場,考生學子雲集,因此這里集中了茶樓、酒館、客棧、小吃等,青樓妓院、賭館等也泥沙俱下、魚龍混雜。“漿聲燈影連十里,歌女花船戲濁波”“畫船蕭鼓,晝夜不絕”,描寫的就是當時秦淮河上醉生夢死的花花世界和畸形的繁華!修復後的秦淮河風光帶,雖仍以夫子廟古建築群為中心,卻也大大超越了原來夫子廟的概念範圍,整合了東起桃葉渡,西抵中華門1.8公里秦淮沿河景觀,以及明城牆、江南貢院、烏衣巷、媚香樓、瞻園、白暨洲、中華門等大批國家和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面積4.68平方公里。還恢復了絕迹多年的“秦淮畫舫”、秦淮夜市,春節元宵還有聞名遐迩、歷史悠久的夫子廟燈會,當然少不了“吃貨們”喜歡的地方風味小食……,儒家思想與科舉文化、民俗文化等在這里得到充分展現,消除了烏煙瘴氣,沒有了亂七八糟,秦淮河風光帶空間更大、看點更多、體驗互動感強……,成為南京古城文旅新IP。

    秦淮河風光帶,越夜越精彩!

    三,開放包容,成就南京大格局。古城南京著名的自然人文景觀很多,耳熟能詳的有玄武湖、總統府、中山陵、明孝陵、美齡宮、雨花台、莫愁湖……,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卻是别具風味的一個,集歷史人文、名勝古迹、園林樓閣、自然風光、遊船畫舫,以及民俗特色街旅遊、購物、休閑等于一體,每處每點、一磚一瓦都充滿“故事”,除部分景點收費外,其他免費開放,一個開放式的5A級旅遊景區。

    夫子廟本身就自帶“流量”,通過秦淮河風光帶整合開放後,從某種意義上講開放雖然損失了不菲的門票收入,但卻消除了影響遊客觀感的障礙,日均吸引中外觀光遊客10萬人(次),節假日更高達30萬人(次),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巨型“流量”,對城市經濟發展産生的效益(應)絕不是“1+1=2”,更不是單個玄武湖或總統府、中山陵、明孝陵所能比拟!說它是南京的城市會客廳可能小了,反而更像是南京的一個對外展示、交流、合作的國際性平台,既展現了中華民族和江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也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社會經濟建設所取得的豐碩成果,還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實力”的一個重要窗口,促進了對外交流與合作、共赢,也加快推進南京邁向國際化大都市。

    秦淮河風光帶的“微改”可能不是最成功的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但影響力卻可能是至今最大的一個!“微改”的最主要目標是“活化”,文物古迹沒Taketwo,傳承保護、發揚光大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敬畏之心不可無,沉着冷靜不能少,我們不能因貪一時之利、圖一時之快而糟蹋老祖宗留下的寶貴遺産,否則将留下萬世罵名,謹慎、請再謹慎!

    (注:圖攝于2019年4月20日,撰寫于2020年5月14日)

    王韶 廣東省房地産行業協會會長 觀點地産新媒體專欄作者

    撰文:王韶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