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記 | 絲路尋蹤·伊甯六星街

观点网

2021-08-09 11:05

  • 蔡穗聲 發源于天山的伊犁河流經伊甯市往西進入哈薩克斯坦境内,注入巴爾喀什湖,全長1236公里,其中442公里在中國境内。

    伊犁河水量豐富,河谷寬闊,使得伊犁擁有新疆最富饒的土地。

    站在伊犁河老大橋上眺望,河水靜靜流淌,新疆楊傲立河畔。

    人們都說:“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西北邊陲伊甯市位于伊犁河谷盆地中央,是伊犁自治州的首府。

    伊甯古稱甯遠,是清代伊犁九城之一。與2000多年的喀什相比,伊甯始建于1762年,只有200多年歷史。

    在伊甯看城市建設,推崇六星街。

    走進六星街,中心是樹影婆娑的小公園。

    從小公園輻射出數條寬敞大道,大道兩旁是高大挺拔的新疆楊。

    門前喜歡搭建拱形花棚的多是維吾爾族民居。紅花點綴在攀爬植物中。

    門内庭園是葡萄架涼棚,一側設置了帶垂柱的木房子,一張稱之為“卡塔”的寬大床,供人盛夏時節避暑乘涼。庭園也是接待客人、喜慶聚會、奏樂跳舞的場地。

    俄羅斯族傳統住宅多為磚木結構,屋頂坡度很陡,不易積雪。鐵皮屋頂塗上彩色油漆,或是鋪設彩鋼瓦。屋頂上開有天窗,可調節室内溫度和空氣流通。

    雙層窗戶,内層木框鑲玻璃,外層木窗,可抵禦風雪。

    這一戶的門檐下是半層高的扶欄階梯。

    俄式民居在門廳下面有儲藏室,利用穩定的低溫保存泡菜和果醬等。

    國内唯一的俄羅斯學校就在六星街里。

    六星街里有俄羅斯風情園,園前的俄羅斯婦女雕像正在玩“面包疊羅漢”。

    始建于1943年的清真寺位于黎光街和工人街交叉路口,歷經1982年大規模整修和1996年擴建。

    清真寺往南不遠處有聖尼克萊東正教堂,位于黎光街4巷10号。教堂始建于1937年,1966年遭到紅衛兵搗毀,重建于2003年。教堂首層是禮拜堂,三層鐘樓懸挂有大銅鐘。

    這里是俄羅斯人的信仰中心。

    正是中午時分,教堂閉門。我繞行至教堂背後,一片墓地突然呈現在眼前。

    在間雜小樹的萋萋荒草中,不規整地豎立着漢白玉、大理石、花崗岩的墓碑。墓碑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上端都有東正教十字架的標志。

    這是俄羅斯墓地,占地20畝,埋葬着一百多年來去世的俄羅斯人以及少量俄族家屬的漢人。

    眼前的墓碑只是歷經十年浩劫幸存的極少數。

    教堂兩位前任神父的墓地也在這里。還有1944~1945年犧牲在伊甯的蘇聯紅軍合葬墓。

    我久久伫立在墓地前,腦海掠過百年風雲。

    沙皇俄國1860年借調停第二次鴉片戰争之機迫使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四年後又趁新疆内亂之際逼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割占了漢代以來屬于中國的伊犁西部巴爾喀什湖(又名巴勒喀什池)以東以南44萬多平方公里領土。

    1871年沙俄乘阿古柏叛亂之機出兵強占伊犁地區,拆毀了惠遠老城,並意欲代為“收復”烏魯木齊。

    1876~1878年,陝甘總督左宗棠統帥清軍入疆收復了阿古柏侵占的天山南北諸地,並于1880年部署軍隊戒備沙俄進犯烏魯木齊。

    同年中國駐英法公使曾紀澤(1839~1890年,曾國藩次子)奉命前往俄國聖彼得堡,進行了為期10個月的艱苦談判。

    曾紀澤憑着過人膽識和外交功夫據理力争,于 1881年簽訂《中俄伊犁條約》(又稱《改訂條約》),清政府收回伊犁。但沙俄仍侵占着早些年割占的44萬多平方公里土地。

    曾紀澤像

    攝于霍爾果斯口岸陳列館

    清政府收回伊犁被譽為“虎口奪食”,是中國近代史上難得的一次成功外交。英國外交官評論道:“中國已迫使俄國做出了它從未做過的事,把業已吞下去的領土又吐出來了。”

    六星街東北方向4公里多是伊犁賓館,賓館内園林有俄(蘇)駐伊犁領事館舊址。

    領事館于簽訂《中俄伊犁條約》後設立。因十月革命爆發,1920年領事館關閉。1924年中蘇恢復外交的翌年設立蘇聯駐伊犁領事館,直至1962年再度關閉。

    領事館舊址現存四棟俄式建築和一座四層樓高的六角水塔。

    伊犁賓館園林東端圍牆里,保存了一段領事館舊址的東門遺址,迄今整整140年。

    領事館人去樓空,唯有門前的銅獅子張牙舞爪,尚存當年淫威遺風。

    歷史風雲鑄就今日伊犁。

    百年亡魂安息在這片荒草地下。默默祝願他們在教堂庇護下永享安甯。

    六星街的歷史凝聚在民俗文化陳列館里,陳列館以圖文形式介紹六星街的起源及其規劃理念。

    1909年伊犁高橋子皮革廠從惠遠城遷來伊甯城郊。為解決工人和技術學校學員的居住生活,工廠聘請波蘭裔德國工程師瓦斯里設計並于1934~1936年建設居住區。

    由黎光街、工人街、賽依拉木街三條街道貫穿中心花園輻射成六條主幹道,把47公頃的街區分成六個扇形地區,平面布局呈六邊星狀,故稱“六星街”。

    攝于民俗文化陳列館

    有一說法,1930年代中期伊甯成為伊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時新疆實行反帝、親蘇、民平(民族平等)、清廉、和平、建設“六大政策”,六星街是依據此理念而規劃設計的。

    實際上瓦斯里設計六星街的靈感來自英國社會活動家埃比尼澤·霍華德(1850~1928年)的“田園城市”。

    19世紀末霍華德提出建設兼有城鄉優點的“田園城市”。市中心設置公園,六條主幹道從中心公園向外輻射;城市外圈建設工廠、倉庫、市場,一面對着最外層的環形道路,另一面是環狀的鐵路支線。

    霍華德組建公司並籌集資金,1903年和1920年在倫敦附近先後建起兩座“田園城市”,引起歐洲各國效法。

    六星街中心為公園、學校、商鋪、清真寺等公共建築,外圍是居住區,各式庭院和民居在環形擴散模式下依次布置。“三條道路通工廠,三條道路通市場”,生産與居住、熱鬧與安靜劃分在不同的功能區域。這是當時國際上先進的規劃設計理念。

    攝于民俗文化陳列館

    六星街的布局與中國城市傳統的方城九宮棋盤式格局大相徑庭。

    民俗文化陳列館的二樓是手風琴珍藏館。

    珍藏館里陳列着世界各地的手風琴近800架,是亞歷山大·謝爾蓋維奇·紮祖林傾盡半生心血收藏,品種齊全,跨越年代久遠,展現了手風琴的發展歷程。

    亞歷山大照片

    攝于手風琴珍藏館

    62歲的亞歷山大是出生在伊甯的俄羅斯人。他自幼跟父親學習琴藝,能拉一手好琴;15歲學習修理手風琴,40歲學習音樂簡譜並開始創作,創作了20多首手風琴樂曲。他執着于手風琴的收藏、修理、演奏和傳承。

    珍藏館收藏有1827年和1832年的俄羅斯手風琴古董,距離世界上第一架手風琴僅僅過了5~10年。

    1821年德國人布斯曼(1805~1864年)制造了用口吹的奧拉琴,翌年在琴上增加了手控風箱和鍵鈕。奧地利人德米安(1772~1847年)将其改良,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手風琴。

    早在1777年,中國樂器“笙”由意大利傳教士阿莫依特神父傳入歐洲,随即便在歐洲出現了一些手風琴的前身樂器。

    《大不列颠百科全書》寫道:“18世紀末進入歐洲的中國笙,啟發了西方制造三種獨特的簧樂器:口琴、手風琴和風琴。”由此笙被譽為“世界自由簧樂器之祖。”

    俄羅斯人把手風琴音樂文化帶到伊犁,並廣泛傳播開來。

    1930~40年代,俄羅斯人傍晚會在家門口唱歌、拉琴和跳舞。周末在小樹林進行篝火晚會。

    手風琴也融合到當地家庭生活當中,與哈薩克民族的彈撥樂器一起演奏。

    離開手風琴珍藏館、民俗文化陳列館時,又看到大廳中央的巨幅浮雕。

    人們在葡萄樹下奏樂跳舞,背景是巍峨天山與綿長伊犁河。歡樂人群中可看到維吾爾、哈薩克、漢、回、俄羅斯、塔塔爾、錫伯等民族服飾,樂器有手鼓、笛子、唢呐、柯布孜(哈薩克族弓拉弦鳴樂器)、手風琴等。

    這正是六星街的寫照。居住着多個民族居民的六星街見證了不同文化的共生現象,構成伊甯最美的人文景觀。

    攝于民俗文化陳列館

    凝神定睛,眼前舞姿躍動,耳畔歌聲飛揚:

    延綿雪山懷抱着故鄉

    縷縷陽光灑在水面上

    載歌載舞的各族兒女

    永遠依偎在您身旁

    啊,伊犁河

    在我心底流淌……

    ——楊峰《伊犁河》

    攝影于2021年5月

    撰文、制作于2021年7月

    蔡穗聲 廣東省房地産行業協會名譽會長

    撰文:蔡穗聲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