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下一階段城鎮化轉型的關鍵

观点网

2015-12-23 18:24

  • 中國下一階段城鎮化的轉型,重點之一即是表現在城市增長動力的轉型上,而這将主要取決于生産率條件的變化。

    從國際經驗看,城鎮化並不必然與增長和起飛相聯繫,也有可能與衰退和停滞相聯繫。因此,下一階段中國以轉型為主線的新型城鎮化需要解釋的首要問題即是如何使城鎮化成為持續的經濟增長動力。在城市增長動力轉換的過程當中,一個有效的投資和融資繫統不僅應該為“城市的增長而融資”,也應該為“城市的轉型而融資”。

    城鎮化的轉型,可以說是要為城市的增長與繁荣尋找可持續的動力,最初始的動力通常來自于生産率的變化。生産率的變化通過改變勞動力、土地和資源的重新分布,重塑城市的增長動力。從産業結構角度看,農業生産率的提升使農村産生富余的勞動力,並使之成為工業生産者,從而完成從農村到工廠的轉移;工業生産率的擴張則通過自動化替代一部分制造業勞動力,並使之進入服務業領域,從而完成工業城市到服務業城市的轉變。作為一個結果,生産率的變化使勞動力分布在不同行業,從而産生可持續的增長。

    從美國經驗來看,約計1%的農業勞動力貢獻了約計1%的GDP、約計20%的制造業勞動力貢獻了22%的GDP、約計79%的服務業勞動力貢獻了77%的GDP。總體上,美國勞動力的行業分布比例和GDP的貢獻度基本相等,這說明美國的城市增長實現了相對較為均衡的資源匹配。

    然而,對比全球平均水平、以及中國的數據,可以發現有許多新的問題值得研究。據統計,全球勞動力的37%集中在農業生産領域,卻只貢獻了6%的全球GDP;從官方統計口徑考察,中國勞動力的35%從事農業生産,只貢獻了11%的中國GDP,這顯然是明顯的不平衡。

    如果中國的農業生産率達到更高的水平,從而使就業分布與産值分布達到更為一致的水平,即假如2011年11%的農業産值由11%的農業生産率來生産,那麼便可節約出24%,即1.8億農業勞動力(注:中國2011年勞動力總量為7.6億,1.8億=7.6億×24%)。這些被節約的1.8億勞動力可以從事比生産農産品具有更高效率和更高經濟價值的制造業或服務業産品。

    從這個角度評估,中國下一階段城鎮化的轉型,重點之一即是表現在城市增長動力的轉型上,而這将主要取決于生産率條件的變化,因此,一個合适的投資和融資支持體繫,應該區别中國不同區域、不同城市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實施差别化的投融資政策,以有效投資驅動生産率擴張,從而實現增長動力的重塑,也使得城鎮化在真正意義上可以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

    從目前的趨勢大致展望,從國際經驗看,下一階段,基于中國不同區域的産業結構差異,中國生産率擴張可以說存在三個潛在來源:農業生産率的擴張、内陸城市制造業生産率的擴張、沿海城市現代服務業生産率的擴張。圍繞這三個方向,下一階段中國城鎮化的投融資體制應該針對性地進行必要的适應性調整和改革。

    巴曙松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博士生導師。節選自《中國金融》2013年16期

    撰文:巴曙松    

    審校:劉滿桃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政策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