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記 | 行攝法蘭西·巴比松之夢

观点网

2020-04-30 09:37

  • 追尋先人腳步,我來到巴比松小鎮,探訪這塊藝術聖地。

    蔡穗聲 巴黎東南50多公里處的楓丹白露(Fontainebleau)是遊客向往的熱門景點。

    這里有法國最大的王宮之一楓丹白露宮,從12世紀起是國王狩獵的行宮。

    拿破侖稱帝後,以楓丹白露宮作為自己的帝制紀念物。1814年他在這里被迫簽署《楓丹白露條約》並即時退位。

    富麗堂皇的宮殿旁邊,是精致的歐式花園和矗立大理石雕像的美麗湖畔,令人流連忘返。

    但遊客不一定知道楓丹白露森林及其入口處的巴比松(Barbizon)小鎮。

    楓丹白露森林從19世紀20年代開始吸引了一群不滿巴黎藝術環境的年輕畫家。巴比松小鎮(當時是小村)成了他們聚會與居住的地方,並由此誕生以此地命名的畫派。

    我沒有去過楓丹白露森林,只是欣賞了描繪楓丹白露森林的畫作。

    出生在波爾多的迪亞茲(Narcisse Virgilio Diaz,1808-1876)以其50-60年代的風景畫載入美術史冊,代表作之一是《楓丹白露森林》。

    在墨綠、黃褐色為主色調的畫面中,透過枝葉灑下的斑駁光線給人以跳躍的感覺。左邊大樹的上端是折斷的樹幹,呈現出森林中的自然生長狀态。

    迪亞茲是巴比松畫派代表人物之一。

    迪亞茲:楓丹白露森林,1867,布面油畫

    攝于波爾多美術館

    追尋先人腳步,我來到巴比松小鎮,探訪這塊藝術聖地。

    小鎮很小,街道不足200米長。當年這是一個窮困閉塞、民風淳樸的鄉村,沒有教堂、郵局和學校。村子里僅有的兩家旅館住滿了來這里寫生且過清貧生活的畫家。

    石磚砌牆,烏瓦罩頂。悠久歲月沉澱着歷經滄桑的古樸。

    窗檐下裝飾着牛馬石雕,呈現出甯靜祥和的農舍意趣。

    以葡萄藤葉的圖案作為小陽台的鐵藝欄杆,像是遍野的葡萄攀爬上了石牆窗台,充滿原野氣息。

    小旅館庭園的雕像是野鹿争雄與一家三口相依相偎,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古拙質樸,相映成趣。

    紅花開在藍天下綠葉叢中,分外妖娆。

    綠葉片片,攀爬在外牆上屋檐下。幾多綠意沁人心脾。

    綠樹濃蔭,覆蓋了院内外門窗前。幾許清涼令人惬意。

    甯靜的空氣里彌漫着休閑與慵懶的氣息。

    夏日午後發困。恰好來到一個消暑的好場所。

    在濃密樹蔭下倦坐,不知不覺堕入夢鄉……

    “你好!歡迎來到巴比松!”朦胧中一個絡腮大胡子的法國男人對我微笑。

    誰在說話?

    “我們是一群不受巴黎沙龍待見的藝術家。”

    西奧多·盧梭,網絡圖片

    我依稀想起,他是第一個入住巴比松的畫家盧梭(Theodore Rousseau,1812-1867)。1828年剛滿16歲時去楓丹白露森林作畫,從1847年來巴比松住下直到1867年去世,整整20年。他是巴比松畫派的領軍人物。

    剛才經過的小教堂,就是他的故居,後被改建成教堂。

    被譽為科學風景畫家的盧梭拒絕了傳統的歷史、宗教、文學命題,一心描繪法國鄉村景色的陽剛氣質美,将寫實手法與浪漫主義結合起來,賦予自然宏大壯麗的視覺效果。

    《楓丹白露之夕》是盧梭的代表作。畫面上近景的大樹與中景的牛羊、池塘以及遠景的平原等景物十分甯靜、悠遠,表現對大自然的向往和贊美。

    盧梭:楓丹白露之夕,1849-1850

    網絡圖片

    跟着走來的也是一位絡腮大胡子的法國男人,比盧梭小5歲,早在1834年就來楓丹白露戶外寫生。他是多比尼(Charles-Franois Daubigny,1817-1878年),印象畫派的先驅之一。

    查爾斯·佛朗索瓦·多比尼,網絡圖片

    多比尼曾經住宿的地方現在是巴比松旅館,門口吊燈上是鐵藝的大曲線鳳頭。

    他的作品構圖開闊,多為陽光普照,充滿自然的生機。他擺脫了古典傾向和自然主義色彩的如實描繪,大塊面地用筆和厚塗。

    他對水景的狂熱、對水波光線的着迷使他成為巴比松畫派中最善于畫水的畫家。

    多比尼,瓦茲河畔,1859,布面油畫

    攝于波爾多美術館

    終于來了一位臉蛋清白的法國男人,被譽為19世紀最出色的抒情風景畫家柯羅(camille corot,1796—1875)。

    他的畫風自然、樸素,充滿迷蒙的空間感,他對光和空氣的描繪,使其成為印象畫派的先驅。

    卡米耶·柯羅,網絡圖片

    在這聞名世界的藝術小鎮上,随處可見巴比松畫派大師的作品被制作成馬賽克仿制畫鑲嵌在牆上,畫下附有說明的牌子。剛才就看見柯羅作品《風》的馬賽克仿制畫。

    柯羅:風,馬賽克仿制畫

    《沐浴中的狄安娜與同伴》風景畫是柯羅以希臘神話的狩獵女神洗浴的故事為題而創作,充溢着人與自然的和諧,充滿了人生歡樂。

    近景大樹頂天立地,空隙處水天一色,甯靜幽深。狩獵女神及女伴襯托出樹木的高大繁茂與河岸的空曠遼闊。

    柯羅以柔和光線及溫柔色調,表現空間的豐富層次,描繪如夢如幻的浪漫意境。

    柯羅是古典主義典雅與浪漫主義幻想結合的現實主義繪畫大師。

    柯羅:沐浴中的狄安娜與同伴,1855,布面油畫

    攝于波爾多美術館

    終于,依稀見到了一位最重要的人物——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1814-1875年),法國近代繪畫史上最受人民愛戴的農民畫家。他出身農民,一生描繪農夫的田園生活,藝術語言純樸平實,筆觸結實沉穩。

    讓·弗朗索瓦·米勒,網絡圖片

    牆上的牌子寫到:讓·弗朗索瓦·米勒之家,1849-1875。

    盧梭入住巴比松兩年後的1849年,米勒攜妻帶子也從巴黎遷居來了,直到1875年終老,26年沒有離開過巴比松。他和盧梭一樣在巴比松終老。

    米勒有時付不出房錢,就以畫作抵付給房東。有趣的是,房東有時還得資助米勒,最後又成了米勒的傳記作家。

    米勒早起晚歸,一邊在田間辛勤工作,一邊作畫。他從不虛構畫面的情景,每一幅畫都是從勞動着、生活着的法國農民中來的。富饒美麗的田園風光和質樸純真的農民激發了現實主義大師米勒的靈感。在巴比松,米勒的繪畫藝術進入了成熟階段,完成著名的《播種者》《拾穗者》《晚鐘》等作品。

    米勒故居在1922年成了博物館,1947年被列為歷史文物遺址。

    故居附近牆壁上鑲嵌着米勒的代表作《拾穗者》馬賽克仿制畫。

    米勒:拾穗者,馬賽克仿制畫

    在巴黎奧賽博物館一樓有米勒作品的展室。

    《拾穗者》展現出一派迷人的鄉村風光。麥收後的土地上,三個農婦彎着身子細心地拾取遺落的麥穗,以補充家中的食物。她們身後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麥垛,似乎和她們毫不相關。畫作中看不清這三個農婦的相貌,但米勒将她們的身姿描繪得如同古典雕刻一般的莊重,寄托了他對農民生活遭遇的無限同情。

    米勒:拾穗者,1857,布面油畫

    攝于巴黎奧賽博物館

    “大師啊,你們去楓丹白露森林寫生,帶上我吧!”我叫喚着驚醒了。人物、畫作無影無蹤。

    四下張望,依舊是烈日下明媚的小鎮街道。

    竟是異國他鄉的南柯一夢!

    路邊圍欄下,是街頭藝人的攤子,銷售畫作和雕塑。

    這一攤竟然有米勒的《拾穗者》(左上角),應該是仿制品吧?原作在巴黎奧賽博物館珍藏着呢!

    巴比松畫派誕生于歐洲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型時期,沒有被工業革命所污染的森林和鄉村成了理想主義者的綠洲。他們受18世紀法國啟蒙主義思想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回歸自然”的美學思想影響,繼承了17世紀荷蘭風景畫派和18—19世紀英國風景畫派的傳統,主張描繪具有民族特色的法國農村風景,抛棄學院派虛構的歷史風景畫程式,以現實主義的手法表現大自然,在美術史上承前啟後,是法國浪漫主義畫派轉向寫實與現代主義的起點。

    可以說,沒有巴比松小鎮,沒有巴比松畫派,法國就沒有真正的風景畫,也沒有聞名遐迩的印象畫派。

    巴比松小鎮,堪稱西方繪畫史的里程碑。

    2007-2019年攝影

    2020年2-3月撰文、制作

    蔡穗聲 廣東省房地産行業協會名譽會長,觀點地産新媒體專欄作者​

    撰文:蔡穗聲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