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城市運營,站在“新風口”之上

观点网

2021-06-30 16:22

  • 如何順應新科技和新消費的發展潮流,與時俱進導入資源,激發城市在“雙循環”新經濟格局中的潛能,為城市提質增效賦能……這是城市運營者時刻需要關注和破解的課題。

    王韶“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小米雷軍不經意的一句調侃被無數創業者視為經典!

    “風口”來自哪里?來自國家的政策導向,來自人口和需求!人在哪,需求就在哪;需求在哪,投資就在哪。人口是國家發展和消費結構的關鍵因素,也是企業制定企業戰略、決定資金投向的重要依據。

    世界發達國家,城市群和都市圈是規模最大、最強勁的内需市場,産業、科技、資本和人口高度集聚。

    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國城鎮人口9.02億人,與2010年相比增加了2.36億人,城鎮化率達63.89%,上升14.21個百分點。粵港澳大灣區人口7801萬人,比2010年增加了2189萬人,增幅39%。其中深圳、廣州、佛山、東莞、惠州、中山等6市新增常住人口達2040萬人。且随我國新型城鎮化的穩步推進,中心城市、城市群人口還将進一步集聚。

    城市運營,正站在“新風口”之上!

    一、城市運營,是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改革開放40多年,我國經歷了世界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但作為最關鍵因素“人”卻被忽視了,重經濟發展,輕生态管理;重物質積累、輕文化發展;重項目建設,輕公共服務;重新城建設,輕舊城更新……不少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患上了“城市病”!

    城市發展事關人民福祉和國家發展全局!中國經濟“三高一低”的粗放型模式已嚴重制約着國家高質量發展。正如國家領導人所說:“決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

    十九大報告明确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增長質量要更注重勞動生産率、科技創新等。經濟調結構,改變增長方式勢在必行,以粗放型投入為支撐的經濟增長方式必然發生改變!

    城市運營,除政府明令禁止外,凡城市所要,居民所需均可經營。統籌好“生态、生活、生産”三者關繫,充分發揮房地産為城市發展和城市居民提供高品質生産生活空間、場所和服務的核心價值,住房、寫字樓、長租公寓、商業綜合體、賓館酒店、倉庫廠房、交通運輸、醫療健康、教育娛樂、休閑運動、養老托幼等城市所需的一切生産和生活設施“百花齊放”,吸引人,留住人,培育和孵化新産業,實現資源優化整合、産城融合,取得城市資源的增值和城市高質量發展。

    二、城市運營,是房地産企業轉型升級的需要

    1998年,國家停止住房實物分配,住房商品化和社會化一日千里,史無前例龐大的購房剛需群體使房地産業一路高歌猛進!

    進入新常态、新時代,房地産市場環境時過境遷,住房問題更注重公平正義,市場屬性由單純的經濟屬性為主逐漸向社會與民生屬性轉變;市場從總體供給不足轉為結構性失衡;“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不把房地産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三道紅線、房地産金融集中度管理、住宅用地集中供應,從産、供、需三環節制約着房價……疊加新冠疫情的影響,企業利潤如同“王小二過年”!

    土地資源成瓶頸、政府需求轉變,高周轉、高杠杆、高負債、高回報的單一住宅開發銷售模式不能為城市帶來持續就業和稅收,不僅浪費了資源,沉澱了巨額資金,還滋生金融和社會穩定風險┉┉城市政府更強調産業帶動,更注重城市持續發展,由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的房企迫切需要轉型升級、尋找行業的“新風口”。

    轉變房地産發展模式,對過往粗放的模式進行調整、革新,有機地平衡産業、居住和服務的資源利用與發展關繫,促進資源效能的更大釋放,引導房地産更好地服務于國家高質量發展的大局,成為城市産業發展、居民生活服務的有機載體,帶動與房地産相關的實體産業、新興産業等實現資源增效,城市運營是不二的選擇!

    三、城市運營本質是“房地産+”,中心城市商品房市場仍有可為

    房地産具有整合資源的平台功能、服務運營功能和金融支持功能。一直以來,房地産開發都是城市運營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充當着主力軍和急先鋒的角色。

    城市不能僅有“房”和“地”,沒有“産”(産業)作為支撐,“卧城”“空城”都算不上真正意義的城市,反之也然!這不僅喪失了房地産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功能價值,也有悖城市運營的初衷!

    城市運營本質是“房地産+”, 但不是單純唯一的房地産開發,“拿地+建房+賣房” 簡單而粗暴,還必須有城市生産、居民生活所需的一切空間和服務配套,産業和房地産開發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合适比例的房地産開發對于企業快速實現資金平衡、降低風險,完善城市肌理具有舉足輕重作用!

    新常态房地産市場分化加劇,住房全面短缺、房價普漲成為“昨日黃花”,但部分人口持續流入的大城市、中心城市由于城市資源聚合的虹吸效應,市場存在結構性、區域性供求矛盾,商品住房仍具有較大市場需求。反之人口流出、經濟欠發達、産業結構不完善的中小城市整體潛在需求偏弱,供應已超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房地産任性不得!

    順應國家和新技術、新消費的發展趨勢,行業發展态勢,以及地方經濟和自身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地選準主導産業發展方向,並充分挖掘、放大。堅持錯位特色發展,避免同質和低水平,發揮房地産資金實力強,客戶資源豐富,善于整合等優勢,展開“房地産+”,由主導産業刺激帶動相關配套産業,實現跨界與整合,開辟赢利新賽道,從而獲得市場認同和商業價值,進而構築城市和産業優勢。

    四、城市運營要以“人”為核心,從賣房子轉向賣生活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

    城市承載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全國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時刻與城市發生交集。

    從解決溫飽到小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日俱增,物質需要豐裕,不僅有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質需求;精神更要求富足,有文化娛樂、體育休閑、健康養老等精神需求、改善性需求。

    住房消費從“居者有其屋”升級到“居者優其屋”,人們對住房功能的要求從滿足基本居住轉為滿足高品質生活需要。尤其是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人們期盼居住條件更舒适、功能更齊全、環境更優美、生活更便捷、文化更豐富、生活方式更健康,“讓居住更健康”成為新冠疫情後不可逆轉的潮流!

    妥善處理城市與人、城市與自然、城市與城市的關繫,堅持人民為中心,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為着力點和出發點,參與城更新,優化城市環境,創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環境,從賣房子轉向賣生活。讓人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在城市生活中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應該是城市運營不懈的目標!

    未來已來,明天的方向比今天的地位更重要!

    在新型城鎮化的蓬勃浪潮中,精明的房企紛紛在“城市運營和服務美好生活”展開探索實踐,将企業戰略轉型升級的觸角指向城市運營。從2003年開始,星河控股集團便以“城市運營引領者”為使命,旗幟鮮明地提出“要做500年,不做500強”,從增值土地到重塑居住、從布局金融投資到産業運營、從升級消費到創新體驗,腳踏實地致力于産業、地産、置業、資本、金融、物業等業務闆塊打造,形成産城融合的生态圈,完成了從城市空間提供商向城市運營者的主動轉型,為房地産轉型升級、拓展城市運營提供了借鑒。

    行百里者半九十!

    今天,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5G、人工智能、區塊鍊等智慧服務方興未艾,科技變革正在深刻影響着城市的生産生活模式。

    如何順應新科技和新消費的發展潮流,與時俱進導入資源,激發城市在“雙循環”新經濟格局中的潛能,為城市提質增效賦能……這是城市運營者時刻需要關注和破解的課題。

    始終保持“初心”和“再出發”的心态,城市運營永遠在路上!

    撰文:王韶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