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記 | 絲路尋蹤 西域風情惹喀什

观点网

2021-07-28 10:25

  • 一路西行,抵達祖國最西端的城市喀什。喀什是古代西域重鎮。

    西域别具風情,其最濃郁處莫過于喀什。

    人們說,沒有來喀什,等于沒來過新疆。

    喀什全稱“喀什噶爾”,有文字記載的歷史2000多年,古稱“疏勒”等。

    喀什最迷人之處是街巷縱橫交錯迷宮般的老城。

    每天上午老城東門外都要舉行開城儀式。

    買買提大叔牽着他的“小毛驢”出場了。

     

    身穿各族鮮豔服飾的大叔和姑娘們手捧水果、馕餅、朵帕(維吾爾族花帽)等特産,或是頭頂茶炊用具出場,歡迎四方來客。

    随後是維吾爾、哈薩克等民族舞蹈。舞姿歡快,衣袂翩跹。

    老城形成于16世紀。房屋經歷多年風沙侵蝕和地震災害,有些頹敗為危房。

    2009年以來政府投入70億元改造,抗震減災,完善生活設施和經營環境,傳承歷史風貌。

    老城里的路牌用維、漢、英(或漢語拼音)三種文字書寫。與漢語不同的是,維吾爾文從右向左閱讀。

    老城内多座清真寺是維吾爾族居民的日常宗教活動中心。

    街道平整幹淨,兩旁多栽種有綠蔭植物。

    穿行在縱橫街巷里,尋找原生态的生土(未焙燒的原狀土)建築民居。人們說,去“高台民居”看吧。

    那是與老城一河之隔黃土高崖上的一片民居,是房連房、樓接樓的獨特景觀,有600年歷史。

    按照維吾爾族習慣,家族里每增加一代人就在祖輩房子上加蓋一層或往地下挖一層。

    “高台民居”是昔日老城面貌的寫照。

    喀什幹旱炎熱風沙大,傳統民居是厚土牆平頂屋,後來也有磚房。

    因居住環境擁擠,許多房屋年代久遠日益破舊,該片民居正在拆遷改造。

    我們乘坐出租車的維吾爾族司機是“高台民居”原居民,兩年前拆遷獲得兩倍舊房面積的新樓房補償。

    老城改造後,保留了原有的歷史記憶。一些路燈做成了富有特色的維吾爾洗手壺形狀。

    孩子們在街道上追逐、嬉戲、玩球。

    随風飄來濃郁的肉香味,正是聞名遐迩的烤羊肉串。

    烤羊肉講究炭火慢炙,把肉汁鎖在肉塊里,肉厚多汁,外焦里嫩。

    在新疆吃肉以公斤計量,塊頭大,分量足,肉鮮嫩。

    烤馕是新疆傳統食物。以面粉為主要原料、在圓形馕坑里燒烤成外皮金黃色。把有嚼勁的馕撕開蘸着羊肉湯吃,堪稱絕配。

    “馕”字源于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中亞西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叫“艾買克”,伊斯蘭教傳入後改稱“馕”。

    維吾爾族家家都會烤馕。這一家“爺爺的爺爺的爸爸的馕”已是五代傳承了。

    烤馕包肉餡就成了肉馕,又叫烤包子。

    包子皮擀薄後,四邊折起合成方形,把瘦羊肉、羊油丁、洋蔥和香料孜然等做成的餡料放進去,捏緊邊角成方形包子,然後貼在馕坑壁上。

    七八分鐘後烤包子熟了,出爐時肉香四溢,外表微黃酥脆内里香嫩,趁熱吃軟硬适中。

    我在老城的商業街市閑逛,尋找世代傳承的手工作坊。

    衆多的行業“巴紮”(波斯語,意為集市)及其手工作坊張揚着老城的生命力,吸引了四方來客。

    花盆巴紮。售賣的不僅是花盆,還有罐、壺、盆、碗、碟等陶制生活器具,款式多種多樣。無釉的古樸素雅,上釉的色彩濃烈。

    喀什土陶久負盛名,有數千年歷史,被譽為“泥巴的藝術”。本地土陶人家世代以制作、銷售土陶謀生。

    帽子巴紮。号稱“百年帽街”,是喀什帽子工匠的荟萃。

    對于維吾爾族男女而言,帽子不僅是禦寒防暑用品,更是社交聚會、探親訪友、節日喜慶的禮儀必需。

    維吾爾族帽子分皮帽和花帽(朵帕)兩大類。皮帽多用羊皮制作,工序復雜。花帽以绫為料,圖案與紋樣千變萬化。

    醫藥巴紮。維吾爾醫藥歷史悠久,吸納了中原、波斯,印度等醫學知識,博衆之彩,獨成體繫,是我國四大醫學體繫之一,被列入國家非物質遺産保護名錄。

    自秦漢以來,有文獻記載的維吾爾藥就有1000多種植物、動物、礦物藥材。近年來不少人從中亞國家來此尋醫問藥。

    坎土曼(即砍土镘,用于鋤地挖土的鐵制農具)巴紮,鐵藝集市。以前只能加工坎土曼,故得名。

    喀什的鐵器制作有千年歷史,源于鐵匠為駐軍士兵修理兵器。後來鐵匠也打造鐵鍋鐵勺、馬蹄鐵、坎土曼等生活用具和生産工具,逐漸形成民族鐵器手工業。

    擡頭看樓房的窗台,形态各異、花式精美的鐵欄杆訴說着老城鐵匠的巧妙構思與精湛技藝。

    木雕藝術在喀什得到廣泛的運用。人們在原木上進行鋸、砍、磨、鑿等工藝,再施以浮雕、镂雕等多種技法。

    老城里許多木門都有精美雕刻,多表現為植物的枝蔓、花朵、果實等變化組合。

    随處可見制作、銷售茶炊和洗手壺的店鋪。

    傳統匠人用上了電動工具。

    老城最富于西域風情的莫過于民族樂器了。

    挂在架子上的是“都塔爾”琴,其名字來源于波斯語“dutar”。演奏時右手五指並用,或撥或挑或掃,琴音聲音雖小但音色卻很柔美,尤其适合于自彈自唱。

    外地遊客也來這里選購“都塔爾”琴。

    全神貫注制作樂器的師傅。

    正在彈奏“熱瓦普”琴的樂器商店老闆。

    這是起源于喀什的維吾爾族、烏孜别克族彈弦樂器,相傳創制于14世紀。清代被列入宮廷的回部樂。

    琴橫于胸前,左手扶琴杆,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弦;右手腕部夾持音箱,拇指、食指執三角形牛角或塑料撥片彈奏。

    維吾爾族民衆對音樂舞蹈的熱愛是天生的。小屁孩也會在樂器鋪前有闆有眼地打手鼓。

    源于公元前2世紀的疏勒樂與聞名天下的龜茲樂接近。

    唐初貞觀年間(627~649年)疏勒人裴神符演奏《火鳳》,左手持琴頸撫按律度,右手在五根弦上疾掃如飛。旋律奔放豪邁,節奏起伏跌宕。唐太宗連聲叫絕,封裴神符為“太常樂工”,納入宮廷樂隊中專司琵琶。除《火鳳》外,裴神符還創作了《勝蠻奴》、《傾杯樂》等樂曲,流傳于唐代。

    疏勒樂、龜茲樂、高昌樂等西域樂曲進入中原後,胡樂盛行,“洛陽家家學胡樂”(【唐】王建),“伎進胡音務胡樂”(【唐】元稹)。歌伎學習西域音樂舞蹈來表演。

    左後橫笛。左下熱瓦普琴。中間羚羊角制薩帕依,西域古老的打擊樂器。右邊艾捷克,維吾爾族、烏孜别克族和塔吉克族的弓弦樂器

    維吾爾族姑娘随着音樂翩翩起舞,深情而優美。

    在老城街上,男女青年跳起了輕快靈巧的維吾爾族舞蹈。

    喀什盛行“薩瑪舞”,動律沉穩、舒展,常用跳轉、擦地空轉等技巧,粗犷有力。這是逢伊斯蘭教節日在寺院前廣場上男人們集體跳的舞蹈。

    正巧趕上了肉孜節(開齋日),男人們在艾提尕爾清真寺廣場上載歌載舞。

    老城之迷人,在于它濃縮了喀什2000年的歷史。那是西域風情形成並凝聚的歷史

    維吾爾族祖先回鹘人是遊牧民族,在大草原上駕馭“車輪高大,輻數至多”的兩輪或四輪大車,又被稱為高車部落(《北史·高車傳》)。或許,西域最早的商旅交往就是由他們開辟的。

    喀什處于西域與中亞西亞交通要道上,成了東西方貨物的集散地。一些東方來的商旅把貨物存放這里便折返;也有西方來的貨物運到此處便不再東行。

    《漢書·西域傳》涵蓋五十三國,但“有市列”(店鋪、集市)者只有疏勒國。按理說别國不可能沒有店鋪與集市,只是喀什早在兩千年前便以集市之盛而廣為人知。和田盛産玉石,但千里之外的“喀什噶爾”之名意為“玉石集中之地”,喀什的商業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歷史上喀什有過許多騾馬店。路過的商人在此地打尖、歇腳,許多客棧都可以喂養寄放牲口。

    商人坐在古老茶餐廳里歇息,打探貨物消息。長途跋涉的駝隊在門前緩緩走過。

    兩千多年前張骞(約前164~前114年)兩次出使西域,打開了中原與中亞、西亞、南亞以至通往歐洲的陸路,從此東方絲綢、茶葉、漆器等和西方寶石、玻璃器、珊瑚、名馬等通過這條“絲綢之路”交易。這是一串交易市場、貨物集散地與城市的接力交易。

    攝于喀什博物館

    張骞的“鑿空之舉”對于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産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絲綢之路上華夏文明與印度、波斯、阿拉伯、地中海等文明相互接觸、摩擦、沖突、融合。

    橫卧天山和昆侖山間的塔里木盆地東西1400公里,南北500公里,中央是塔克拉瑪幹沙漠,西域多國環繞四周。喀什位于環線最西端,成了通往中亞的必經之地。

    敦煌是通往西域的東大門,絲綢之路由此分南北兩路,並匯合于喀什繼續西去。

    攝于喀什博物館

    公元前60年,控制東部天山北路的匈奴日逐王降漢。西漢統一西域並設西域都護府,從而控扼萬里,保障首都和中原的安全。

    自此,西域正式歸于中央政權的統治下,成為中國版圖的一部分。

    歷代朝廷經略西域,都是為了抵禦匈奴侵擾,保護貿易通商,掌控交易命脈。

    為解決駐守官兵和來往使者商旅的糧草供應,朝廷實施駐兵屯田政策,由此給西域帶來了中原的生産技術、文化觀念和生活習慣。

    西域遊牧文明逐步融合中原的農耕文明。

    絲綢之路上不總是“葡萄美酒夜光杯”(【唐】王翰)般詩意,也有“萬里長征人未還”( 【唐】王昌齡)的悲壯。

    西漢末年自王莽(前45~公元23年)篡漢成立新朝後,西域諸屬國脫離中央王朝管轄,被北匈奴所控制。

    東漢班超(32~102年)兩度出使西域,以非凡的政治和軍事才能降服西域多國。

    公元75年漢章帝(56~88年)下诏西域漢軍東撤内地,疏勒都尉拔刀自刎相阻,官民抱馬哭求漢軍留下抗擊匈奴。

    攝于喀什博物館

    班超在西域31年分化、瓦解和驅逐匈奴勢力,並駐守疏勒17年,復通了漢與西域斷絕幾十年的關繫。

    唐朝經歷安史之亂(755~763年)後無力管治西域。元明兩代西域在蒙古人控制之下。

    1757年清朝平定準噶爾部叛亂,並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後收復西域,将其稱為新疆 。

    1876~1878年陝甘總督左宗棠擡棺出征,統帥清軍收復阿古柏侵占的天山南北諸地。至此,除伊犁外新疆回歸清朝統治之下。

    攝于喀什博物館

    漢代迄今多少忠臣将士開疆守土,血灑廣袤疆域,埋骨天山南北。他們面對強敵侵擾圍攻,即便是身陷圄囹、以寡敵衆、孤軍守城、彈盡糧絕,仍矢志不渝堅守國土,堅守華夏文明。

    每每思念至此,不由心生敬意,難掩感激之情。

    戈壁灘上張骞雕像

    攝于2017年5月

    數千年民族大遷徙,商旅與戰火並行。文化傳播從東而西,又由西至東。文明沖突終成融合,超越了民族、宗教、語言的西域風情化作新疆風采,脫俗不凡。

    在喀什,最具風采而令我癡迷的是老城居民。

    駕駛遊覽車並導遊講解的維吾爾族青年,忙碌而自信。

    獨坐路旁吹口琴的老者,悠然自樂。

    上海來的咖啡店老闆,爽朗而健談。

    肉孜節(開齋節)上身穿盛裝的女孩,純真而富于稚趣。

     

    表演維吾爾族舞蹈的少女,俏麗迷人。如歌曲《喀什噶爾女郎》所唱道:

    你的眉毛彎彎

    你的眼波泱泱

    你的酒窩把我醉倒愛的海洋

    走出古城,極目西望,當年三藏法師玄奘西去取經歸來的崎岖古道已成平坦大道。

    站在東西方文明的交匯點上,我堅信,喀什不是西行的終點。

    2021年5月攝影

    6-7月撰文、制作

    蔡穗聲 廣東省房地産行業協會名譽會長

    撰文:蔡穗聲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