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武漢的城市發展就藏于其中。
楊光華 一個總規,藏着層層玄機。
2月13日,《武漢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獲國務院批復。
它是武漢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
該規劃于2021年7月完成草案。按照2000萬人口配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未來10年,武漢的城市發展就藏于其中。
01 武漢的定位
武漢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這次定位為“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而非“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武漢離國家級中心城市,仍需努力。
對比國務院批復的《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中“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的描述,此次批復中武漢上升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02 武漢的功能
中部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對外交往中心以及長江中遊航運中心。
武漢曾經提出的“五個中心”中,區域金融中心,被長江中遊航運中心所替代。
對比老提法發現,全國經濟中心,改為“中部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均去掉“國家”;國際交往中心,改為“對外交往中心”。
這次提出的新“五個中心”,代表着武漢的未來10年。
03 邊界與開發強度
城鎮開發邊界面積控制在1813.35平方千米以内;單位國内生産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不少于40%。
這一條避免攤大餅式開發。武漢總面積8494平方千米,而這里的1813平方千米,僅指各城鎮開發邊界。
04 三鎮相對獨立
提升中心城區服務能級,完善漢口、武昌、漢陽地區相對獨立的功能布局。
這一條明确三鎮的相對獨立。
05 “四宜”城市
統籌安排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完善城鄉生活圈,促進職住平衡;繫統布局藍綠開放空間,營造更加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的人民城市。
06 大力實施城市更新
嚴格開發強度管控,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統籌地上地下空間利用,大力實施城市更新,有序實施土地綜合整治。
既有管控,又有鼓勵。接下來,武漢将開啟城市更新的新浪潮。
07 高度、體量與色彩
加強對城市建築高度、體量、色彩等空間要素的管控引導,保護好歷史城區和歷史文化街區。
這一條避免城市高樓林立、色彩斑斓,留住文化與歷史根脈,保護好“江、湖、山、城”。
據資料顯示,武漢主城區的住宅高度原則不超過100米,新城、副城不超過80米。武漢色彩體繫是“暖白灰橙”為城市主色調。
總規已定,武漢未來前進的方向落地,我們朝着“五個中心”久久為功,必有所成。
文|楊光華(地産寫字人)觀點新媒體專欄作者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楊光華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