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策大力支持和居民住房需求的釋放,市場修復明顯,房地産市場出現新特征。
夏磊 2025年一季度,房地産市場呈現止跌回穩的積極态勢。
随着政策大力支持和居民住房需求的釋放,市場修復明顯,房地産市場出現新特征。
二手房成為市場回暖的主要動力。
二手房交易活躍度顯著高于新房,成為市場回暖的主要動力。2025年1-3月,一線城市新房網簽面積同比上漲6%,北上深二手房網簽量同比上漲45%,北上深二手房成交占比達64%。以上海為例,3月二手房日均成交達947套,較2024年12月的高點下降1%。相比之下,新房市場整體動能趨緩,上海3月新房日均成交相較2024年12月高點下降28%。
二手房交易是居民置換鍊條中的重要一環,其率先回暖可帶動房地産市場整體復蘇。二手房價格穩定,會改善購房者信心,推動整個房地産市場止跌回穩。
二手房銷售也存在分化。核心區次新房、有獨特教育資源、交通便利、租售比高的二手房價格相對穩定,去化周期短;而部分房齡較老的房源因居住品質較差、戶型功能缺陷等原因,去化周期較長。性價比成為二手房去化的關鍵因素,定期存款利率、國債利率都是購房者參考和比較的因素。北京各價格段二手房中,成交量高的小區租售比較高,接近或超過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進一步凸顯市場理性化趨勢。
新房市場有韌性。
一線城市高品質新房韌性十足。一線城市中優質新房項目持續熱銷,如上海壹号院二批次2025年1月開盤,當日銷售66億元;北京海澱功德寺兩項目開盤成交超150億元。兩項目均為均價超10萬/㎡的改善項目,憑借不可復制的區位溢價、高品質的産品、核心資産抗通脹預期的金融避險屬性等優勢實現熱銷。
高品質住宅更受購房者青睐。購房者從"有房住"轉向"住好房",安全、舒适、綠色、智慧成為重點關注。多個城市通過出台設計新規、技術要點等技術指引,引領住房品質建設将邁入新階段,如深圳2024版建築設計規則,修訂了包括避難層、機房等公共空間不再計入公攤;計一半面積的陽台進深可超過2.4米;凸窗進深從0.6米增加到0.8米等内容,使得住宅的使用率有了提升空間,居住體驗更加舒适。根據我們調研,按照新規設計的項目具有銷售優勢,受購房者認可。
購房者對新房的偏好逐步改善。當高品質住宅成為標配,将改善購房者對房屋品質的預期,有助于提升購房者對新房的偏好。
新房與二手房市場功能分化,形成互補格局,助力市場企穩。新房市場中,主力客群為置換、品質改善的購房者,大戶型、科技住宅供應占比的提升,降低首付比例、認房不認貸等政策加速了改善需求釋放。二手房市場中,低總價、小戶型房源成交占比擴大,是剛需置業主要渠道。一二手房置換鍊條的通暢可以助力市場企穩。
市場出現聯動修復。
新房成交回暖激活土拍,形成正向循環。随着新房去化提速,開發商現金流将有所改善,補庫存需求随之上升,核心地塊競拍熱度攀升。同時,地方政府也調整商品住宅用地供應結構,加大了優質地塊供應,疊加房企聚焦主流城市戰略,共同推動土拍結構性升溫。
今年以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及杭州、成都等強二線城市房地産市場熱度較高,與之對應的土地市場熱度提升。2025年3月,北京、杭州土拍市場分别拍出住宅單價地王,溢價率達28%、115%。2025年一季度各地住宅用地土拍溢價率普遍回升,北京土拍平均溢價率提升至11%、上海和深圳分别為29%、70%,顯著高于2024年溢價水平,杭州、成都等房地産市場恢復較快的核心城市,土拍溢價率也提升明顯,分别達43%、27%,反映了房企對市場信心的增長。
政策支持是關鍵。
政策紅利仍在釋放。其中,放松限購起到關鍵作用。核心城市房地産市場表現優于其他地區,主要因為過去核心城市住房交易在限購上有嚴格的限制,其政策強度與執行力度、執行時間均遠超三四線城市。2024年926後,一線城市才大幅放松限購限制,調控晚于三四線城市,故至今仍處于政策紅利期。2024年四季度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環比增長45%。其中,廣州全面放開限購,深圳縮小限購區域,兩地新房銷售面積同比分别增長69%和124%,市場修復速度明顯快于其他城市。上海外環外限購政策相對寬松,外環外的新房成交成為市場主力,四季度外環外新房成交量占比全市的79%。二手房市場,一線城市在限購放松後二手房成交量持續處于高位,2025年春節後北上深二手房成交量相較去年同期恢復更迅速,市場熱度持續性強。
城中村改造助力市場回穩。當前房地産市場庫存高企,通過貨币化安置+房票安置等方式,擴大了居民可選擇範圍,城中村居民可直接到現有的商品房市場選擇合适的房子,有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助力房地産市場止跌回穩。同時城中村改造可以調節土地供應結構。當前購房者的購房需求回歸城市核心區,而大量新房集中在市郊,造成住房供需錯配,核心原因是城市的核心區域缺少可供應的土地。城中村改造盤活存量土地和核心區低效能土地,整理推出核心區土地,有效調整土地的供需格局。随着多個城市已推出房票安置,去庫存有望加快。
本輪市場復蘇是需求主導的結構性修復,市場仍需政策持續呵護。
房産是居民資産重要組成部分,關繫老百姓切身利益。穩住樓市,有助于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同時房地産市場是内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復雜的國際貿易形勢下,穩定房地産市場對于緩解外部沖擊,增強經濟的内生動力和韌性,有着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
未來政策空間,一是可以進一步地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措施,如一線城市擴大非限購區域、縮短社保或個稅繳納年限。
二是可考慮取消二手房交易中的個人所得稅。目前,一線城市出售滿五不唯一的二手房時,需繳納出售計稅價格與房産原值、轉讓過程繳納的稅金差額的20%,或者按出售計稅價格的1%繳納個人所得稅。這一政策限制了部分改善性需求的釋放。取消個人所得稅将放寬置換的挑選時間,降低交易成本,為居民置換住房提供有力支持,從而進一步促進房地産市場的良性發展。
風險提示:房地産市場超預期下行風險。對政策解讀偏差。調研樣本有限,不足以反映市場主體。數據可得性局限。歷史經驗的适用性受限,導致政策及數據推斷存在偏差。海外政策不确定性。
證券研究報告:《房地産市場止跌回穩新特征》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4月15日
發布機構:國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報告分析師:夏磊
SAC編号:S0350521090004
夏磊 國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觀點新媒體專欄作者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夏磊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