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房地産高質量發展”,短短10個字,既指明未來方向,也關繫每個有房家庭的資産價值。
楊光華 着墨不多,卻字字千鈞。
二十屆四中全會給房地産的定調是,
“推動房地産高質量發展”。
短短10個字,既指明未來方向,也關繫每個有房家庭的資産價值。
高質量是目標,發展是結果。
5年前的全會公報,側重于“防範化解房地産風險”。
此前的高杠杆、高周轉、高負責模式,必須被淘汰。
那時的所有政策目標,是“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主要工作在保交樓、化風險、穩現金流、救市場。
從平穩健康發展,到高質量發展,這一轉變表明,房地産行業的危險時刻已過。
而現實中,房地産行業還在深度調整,沒有走出困局。
對于房企與業主來說,目前看不到調整的盡頭。
如今的10字目標,還有很多内容:
新模式、好房子、高質量城市更新、高質量城鎮化等等。
高質量發展,是十五五時期的主要目標之一。
對于房地産行業,是一個繫統工程。
高質量發展,遠不止好房子、新模式,而是行業繫統與生态将重構。
未來房地産行業的既定政策、産品研發與服務升級,都将圍繞“高質量”展開。
十五五時期,行業也将迎來新需求、新供給,最終呈現高品質發展态勢。
房地産作為民生行業,是擴大内需的關鍵領域。
站在民生保障與共同富裕的角度,思考房地産的未來:
人們總要改善居住條件,總想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高品質改善的需求,始終存在。
到2035年,我國綜合國力大幅躍升,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背景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人民為中心,房地産行業不可能一直衰退。
當下别糾結房價漲不漲,要看自己手里的房子夠不夠好。
當前,建議買房跟着新産業與人才流向走,買核心地段的核心資産。
已持有核心資産的家庭,不妨再多一點耐心,最難的時候已經過去。
文|楊光華(地産寫字人)觀點新媒體專欄作者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楊光華
審校:勞蓉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