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季香港一手私宅買賣登記5,403宗,總值634.87億港元,按季分别升39.4%及95%。扣除會德豐九龍塘項目後,金額實際按季升42.6%。上半年登記總量9,280宗,總值960.37億港元,預計全年或達1.8萬宗,創2019年來新高。
香港中原地産CVI指數下跌6.29點至59.09點,結束八周連升,市場對樓市持觀望态度。CVI近五周高于50點,短期樓價止跌回穩,但低位徘徊。
2025年上半年港島區逾5000萬港元一手豪宅成交83宗,環比升17%,創2018年以來七年新高,美聯物業預計全年将破百宗。
下半年市場預計将迎來多個新盤入市,疊加發展商加速銷售剩余房源,在租金上漲趨勢下,租轉買需求及投資者或持續入市,全年成交量有望超越2019年水平,刷新2013年一手銷售條例實施後的新高。
數據顯示,相關成交金額達267億港元,同比上升約20%。公司客成交占比從去年同期3.1%翻倍至6.3%,顯著高于2020-2023年不足2%的水平,反映市場投資行為占比提升。
截至2025年5月的12個月里,英國房價上漲3.9%,達到26.9萬英鎊;截至2025年6月的12個月内,私人月租金上漲6.7%。
該洋房實用面積約3,885平方英尺,屬于四房套房間隔,原業主為内地人,于2018年以4.5億港元購入,此次賬面虧損約1.7億港元,洋房七年貶值近38%。
從各區域在售量看,龍崗區占總量25.9%,套數達到19466套,遠超其他區域。另一邊,大鵬新區僅占比0.2%,套數為157套,反映出深圳不同區域二手房在售量差異明顯。
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對多子女家庭購買第二套住房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在城市無自有住房且租賃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實際房租支出超過提取限額標準的,可按照實際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積金。
售出單位成交價介乎約1,566萬至逾1.1億港元,尺價由17,700至32,632港元不等,平均成交尺價為22300港元。
青島市7月14日出台樓市新政12條,重點推進住房以舊換新,已收到4400套申請。政策規定20年内産權清晰二手房可置換,新房須高于舊房價值,市級财政提供每套3萬元補貼及5年2%貼息。貝殼優鮮賣平台已促成197戶置換,今年計劃收購至少1200套舊房轉為保障性租賃住房。
相較于前期房源,浦開雲璟四期較三期更具備地理條件優勢,且均價有所上調,其能否延續前三期的積分熱度,仍待觀察後續認籌情況。
中原地産數據顯示,香港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本周微升0.09%至136.68點,仍處8年半低位。雖連續四周累計上漲0.82%,但升幅明顯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