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位于成都東部新區城市核心區,通過利用綠地下方100余米深度的淺層地熱資源、數據中心余熱等可再生能源,配合高效熱源塔熱泵技術,多能互補為周邊商業、寫字樓、住宅等提供供熱供冷服務。
螞蟻數科助力内地綠能換電企業巡鷹集團在香港完成基于換電實體資産的真實世界資産(RWA)融資,金額達數千萬人民币。
中國工信部辦公廳發布《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指南》,旨在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工業企業和園區的節能降碳管理能力,以支持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和碳排放的降低,推動綠色低碳轉型。
朝陽區共劃定368塊噪聲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占該區總面積的25.5%。這一舉措使朝陽區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全域劃定的試點城區,同時也是已劃定面積最大、覆蓋人口最多的城市區域。
香港交易所宣布,集團已于2024年實現碳中和,2024年總計注銷了約5.5萬噸碳信用。自2025年起,香港交易所開始采用符合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的氣候相關披露準則。
據了解,此次合作不僅為順豐長期采購符合國際可持續認證標準的SAF提供有力保障,也標志着由順豐牽頭發起ANA(aviation neutrality acceleration,航空碳中和加速計劃)計劃正式啟動。
浙江省發布《推動碳排放雙控工作若幹舉措》,明确到2025年節能環保産業總産值達1.5萬億元,重點支持綠色低碳産業及戰略性新興産業。同時,江蘇南京投入50億元發展集成電路,XREAL、晶盛機電等企業簽署AI/AR産業鍊合作協議,顯示高端制造業及新興産業正加速布局。
山東省生态環境廳副廳長王福棟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截至2024年,山東省納入全國碳市場的電力企業達300余家,占全國企業數量與履約量的1/7和1/10,履約率均為100%。
3月3日,香港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長江基建)正在考慮競購英國廢棄物管理公司Viridor。
2月27日,上海電氣集團與華潤集團深化多領域合作。雙方高層會談,決定在能源保供、科技創新、大健康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此次會談標志着雙方合作進入新階段,将共同推動可持續發展和創新轉型升級,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北京市發改委正聯合相關部門研究編制城市副中心綠色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旨在通過政策引導和資源整合推動高質量綠色發展。該方案在“綠色副中心”主題發布會上被重點介紹,凸顯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在綠色經濟領域的重要地位和發展潛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将“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列為2025年重點任務,強調通過政策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美麗中國先行區實施意見》等文件相繼實施,電力碳足迹因子數據發布,助力産業鍊綠色轉型。
國家電投集團董事長劉明勝與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廖林在京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将在綠色金融、科技金融及國際業務等領域深化合作,旨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並優化能源産業鍊與生态圈建設。
上海證券交易所正通過優化綠色指數、基金和債券體繫,推動資本市場在綠色低碳領域發揮更大作用。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提出18條措施引導資源向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低碳等領域集聚。
國家發展改革委推進四大行動,2024年“兩新”政策帶動設備投資增長15.7%,消費品銷售額超1.3萬億元,節能量約2800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7300萬噸,有效擴大投資、提振消費、促進綠色轉型。
上海市發布《實施方案》,含21條措施,擴大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促進産業綠色低碳轉型,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雲明宣布,将加強頂層設計,出台新政策促進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通過“存量改造”和“增量做強”策略,加快傳統産業綠色升級,推廣先進綠色技術裝備,探索建設零碳工廠和園區,培育綠色制造標杆企業。同時,聚焦重點行業拓展清潔氫應用,打造綠色智算中心,並完善廢舊動力電池等回收利用體繫,以推動産業升級和新型工業化。
中國進出口銀行宣布,截至2024年末,其綠色信貸余額已超過6300億元,同比增長18.82%,達到6350億元,較2023年末新增超過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