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備忘錄》,雙方将充分發揮雙邊機制作用,鼓勵兩國企業通過貿易、投資、技術合作等方式加強多領域産供鍊合作。
3月海外赴美遊客數量同比暴跌近10%,這一數據由美國國際貿易管理局(ITA)于周一公布。高盛預測,在最壞情況下,入境遊客減少和産品抵制可能給今年美國GDP造成0.3%的損失,約合900億美元。
4月16日,香港特區政府宣布因美國政府取消小額免稅並提高關稅,香港郵政暫停寄往美國的内載貨品郵遞服務。此舉是對美方貿易政策的回應,顯示不滿。香港郵政将從4月16日起停止接收平郵郵件,4月22日起安排退件及退款;空郵郵件接收從4月27日起暫停。市民寄往美國郵件可能面臨高昂費用,僅文件郵件不受影響。
瑞銀估算美國海關豁免中國商品總金額約1000億美元,包括智能手機、電腦等電子産品,有助于降低中國商品在美銷售成本。
我國2025年一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3%,出口增長6.9%,進口下降6%。
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無線耳機等獲得關稅豁免的電子産品将被重新審查,這些産品可能會被納入對半導體行業的關稅中,該行業關稅可能在一兩個月後出台。
美國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最新研究顯示,美國的關稅政策将使美國家庭每年損失4700美元(約合人民币34420元)。報告指出,關稅對服裝和紡織品影響顯著,短期内服裝價格上漲64%,長期上漲27%。2025年所有關稅措施将使美國GDP增長率下降1.1個百分點,經濟萎縮0.6%,相當于減少1700億美元。此外,到2025年底,失業率預計将上升0.6個百分點,就業崗位減少超70萬個。
法國總統馬克龍強調,歐盟必須繼續推進關稅反制措施,以應對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保護本土産業免受第三國資金流入沖擊。這一舉措對于維護市場穩定和保障成員國經濟利益至關重要,反映了歐盟在面對貿易摩擦和市場競争時的堅定決心。
卡尼強調,這些措施“旨在對美國造成最大程度的痛苦”,以回應美國3月12日對所有進口鋼鋁征收25%關稅的措施,以及3月26日特朗普總統簽署的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的公告,該措施已于4月3日正式生效。
4月10日,上海合作組織可持續發展投資促進活動在天津成功舉辦。商務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及對話夥伴的貿易額達89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香港特區政府強烈反對美國對港商品加征關稅及取消免稅待遇,指美破壞多邊貿易體制,損害全球貿易秩序,港将采取措施維護利益。
清明假期期間,廣州白雲機場口岸迎來出入境人員12.9萬人次,其中7900余名為24小時直接過境人員,較去年同期增長30%。邊檢站查驗入境外國人超過2.48萬人次,同比增長40%,主要以旅遊、商務和探親為主。持商貿簽證入境的外國人同比增長超過101%,占入境外國人總量的23%。免簽政策使免簽入境的外國人占入境外國人總量的40.6%。
美國4月9日宣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導致全球股市連續多日下跌。自4月3日以來,全球股市市值已縮水10萬億美元,略高于歐盟GDP的一半,約等于美國GDP的35%。
美國白宮宣布自5月2日起,将來自中國内地和香港的小額包裹關稅從貨值的30%提升至90%,影響跨境電商和物流行業。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終止免稅待遇,商務部長将在90天内提交報告評估影響。目前美國對貨值低于800美元的郵包免征關稅,但今年2月已撤銷相關豁免政策。
2025年第一季度,世界黃金協會(WGC)數據顯示黃金ETF流入量達226噸,價值210億美元,創近三年最大季度流入量。全球政治經濟不确定性加劇,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轉向黃金ETF。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共和黨全國委員會活動上透露,他曾威脅台積電,如果不在美國設廠将面臨高達100%的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