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創新藥ETF基金17日大漲4%,連續三日上漲,成交額達6.28億元,較前日激增76.25%。近一月份額增長2800萬份,該基金支持T+0交易,顯示創新藥闆塊持續受資金追捧。
該行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随着美國降息周期的開啟,疊加創新藥企現金流改善及多項政策紅利釋放,二級市場復蘇對一級市場的正反饋效應将進一步增強,持續提升市場資金風險偏好、強化生物科技企業的融資能力,催化創新資産的價值重估。
啟迪藥業控股股東啟迪科服所持24.47%股權(5860.6962萬股)起拍價約4.5億元,吸引超40萬人圍觀,8方報名,由湖南賽樂仙以10.07億元左右競得,折合17.18元/股。
香港生物醫藥股7月15日午後集體上漲,荣昌生物領漲8%,諾誠健華及百濟神州分别漲超7%和6%,科倫博泰生物與復宏漢霖(2696.HK)均升逾5%,闆塊表現強勁引發市場關注。
湖南麥濟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B已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中金公司擔任獨家保薦人,沖刺港股18A生物科技闆塊。
花旗将泰格醫藥A股評級從沽售升至買入,預計藥明康德2025年收入415億至430億元,藥明生物手握18.5億美元訂單積壓。
本次新增債務逾期情況涉及控股子公司廣州奧美産業投資有限公司,債權人為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行,逾期金額為9130萬元,該筆債務原定到期日為2025年7月9日。
中國科興公司7月10日确認,将按計劃向截至2025年7月7日持股股東發放每股55美元特别現金分紅。
杭州臨空經濟示範區三大産業園區開園,錨定千億級生物醫藥智造集群目標,未來三年将通過三鍊融合實現創新突破和智造升級。
北京市政府發布《人工智能+醫藥健康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重點推進AI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包括開發虛拟細胞、醫學數字孿生等關鍵技術,並探索認知智能在醫藥研發中的應用,以提升靶點發現和臨床試驗效率。
北京市政府發布《人工智能+醫藥健康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重點推動AI在口腔/骨科耗材定制、藥物研發及智能診療等領域的應用,計劃開發多任務藥物模型並建設智能實驗室,以提升醫療設備智能化水平,加速醫藥産業數智化轉型。
北京市發布人工智能+醫藥健康三年行動計劃,目標到2027年建成國際領先的AI醫療創新高地。計劃将落地30項核心技術産品,推動20個創新藥械進入臨床試驗,並在10個醫療場景實現AI應用。
阿斯利康正與Summit Therapeutics洽談一項價值150億美元的肺癌藥物合作,計劃分期支付以獲得Ivonescimab的全球許可權。該療法由Summit旗下開發。
海辰藥業完成向控股股東出售南京房産,增加流動資金,提高資産效率,交易完成于2025年7月2日。
上海調整冠脈支架醫保支付標準:集采中選産品全額報銷,未中選産品支付上限從7000元降至848元,超出部分個人自負(特殊人群除外)。政策旨在擴大醫保覆蓋範圍,減輕患者負擔,優化醫保資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