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内蒙古地區首趟鐵海聯運“一單制”運輸專列從呼和浩特市新暢鐵路專用線發車,滿載高嶺土、味精等貨物,預計9天抵達廣東汕頭港,相比之前縮短約3天。
4月3日,國鐵集團啟動清明假期運輸方案,應對客流高峰。截至4月2日,已預售4300萬張火車票。熱門城市包括北京、廣州、上海等,南甯至廣州、武漢至長沙等線路需求高。北京局計劃加開96.5對臨時列車,緩解運輸壓力,确保出行順暢。
3月20日,新疆首輛智能化無人駕駛小巴在昌吉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正式投入運營。該小巴采用L4級自動駕駛技術,配備激光雷達、多傳感器融合繫統及5G通信模塊,可實現360°無盲區感知自動避障與智能路徑規劃。初期将服務于昌吉國家高新區核心區域至産業園區交通樞紐的接駁線路。此次無人駕駛小巴的成功落地,標志着新疆智慧交通建設邁出重要一步。
南京地鐵集團法定代表人及總經理變更,郭志明接任總經理、董事,于百勇任法人,變動不影響公司運營及債券市場表現。
全年乘搭人次達到5297.98萬,同比增長約47.3%;發車班次增至307.37萬班,同比增長約38.1%。
數據顯示,2月份深圳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客運強度以1.37萬人次/公里·日的成績位居全國首位,連續15個月保持第一。在線網密度方面,深圳以0.30公里/平方公里的成績位列全國第一。
廣東省江門市交通運輸局官網發布《關于私人小客車合乘出行相關問題的指導意見》,明确要求順風車不得以營利為目的,有償合乘每日最多接2單。該規定自2025年4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30年3月31日。
截至3月15日,今年阿拉山口公路口岸進出境貨運車輛達2.23萬輛次,同比增長36.47%;鐵路口岸進出境列車達4080列,同比增長3.02%。這一“雙增長”現象表明,阿拉山口口岸在促進國際貿易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為地區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國鐵集團宣布,自4月1日起,在現行“鐵路暢行”常旅客會員服務基礎上,對年滿60周歲的老年旅客購票乘車實行更大幅度的積分優惠,積分可以兌換火車票。
雙方決定共同攜手,就軌道交通和市政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智慧化升級、信息化繫統設備和平台的國産化替代作為主要方向開展充分合作。
今年1至2月,國家鐵路累計發送貨物6.22億噸,同比增長2%,日均裝車17.5萬車,同比增長3.5%。
2025年春運期間,長三角鐵路累計發送旅客近9900萬人次,同比增長8%,創歷史新高。經濟復蘇及鐵路運力優化是主要推動因素。
2月21日,京冀首條跨省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北京軌道交通22号線(平谷線)進入全速建設期。該線路建成後将加強北京東部與河北廊坊的交通聯繫,提升通勤效率,支撐“軌道上的京津冀”發展。
國鐵集團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8天内,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達7525.1萬噸,同比增長3%;日均裝車15.35萬車,增長2.7%。
2月9日,阿拉山口口岸出入境列車達2204列,同比增長11.2%,凸顯其作為中歐班列重要樞紐的地位。
深圳地鐵春節期間(1月28日至2月4日)累計運送乘客2933.3萬人次,同比增長7.9%,日均客運量達366.66萬人次,創疫情以來春運客流新高。
2月8日,我國牽頭制定的電氣運輸設備領域首個載物國際標準《電氣運輸設備第3-2部分:載物電氣運輸設備移動性能測試方法》(IEC 63281-3-2)正式發布。該標準由來自中國、比利時、日本、韓國、英國、美國、法國、西班牙等國的專家協同完成,標志着我國在電氣運輸設備領域取得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