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弱則被欺,國不職則民遭殃!圓明園遺址是侵略者給我們留下的最重要x0a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時刻警醒着我們: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落後就要挨打,唯國強民富才能捍衛國家和民族的尊嚴。
王韶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圓明園遺址公園是鏡子,明晃晃地折射出中國近代百年史的荣光與屈辱;是歷史,清楚地記載了中華民族從落後挨打到復興崛起的百年風雨洗禮;更是一座長鳴的警鐘,時刻警醒着我華夏兒女:勿忘國恥,吾輩自強!
圓明園聞名久矣!它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由緊密相連的圓明園、長春園和绮春園等三園組成,總占地350多公頃,其中水面約140公頃,150多道景觀,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俗稱“圓明三園”。經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等6代帝王150余年悉心打造而成。

圓明園規劃布局匠心獨運,采用建築山水相依、錯落有致的設計手法,集宮殿、亭台、樓閣、軒榭、園林、山水和藝術于一體,既有皇家建築的恢宏威嚴和雍容華貴,又有江南園林的婉約多姿和精致典雅,園内所有建築群無一雷同,如“九州清晏”“正大光明殿”等。湖泊、山丘、溪流、瀑布與道路、拱橋緊密相連,相得益彰。圓明園還注意汲取歐洲建築的精華,将不同的建築風格藝術融于一體,如“西洋樓”(由諧奇趣、萬花陣、養雀籠、方外觀、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觀水法、線法山、方河、線法畫等組成)等具有巴洛克式風格和法國勒諾特風格建築,輔以中國傳統磚雕、彩繪、琉璃和疊石等栩栩如生的精美裝飾,如“大水法”就是一座以噴泉為主體的景觀,主建築為巨型石龛式,石龛中間有獅子頭噴水瀑布,前下方是橢圓形菊花式噴泉池,池中為“獵狗逐鹿”噴泉,是典型的中西文化藝術交融實踐案例……共同構成了一座如詩如畫的大型皇家園林。

雖由人做,宛自天開!圓明園堪稱中國傳統造園技藝之巅峰,獨具匠心的造園技藝、精美絕倫的建築景群、令人歎為觀止的無數珍貴典籍、名人書畫、青銅器、瓷器等文物文獻收藏(如《四庫全書》)、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被尊為“萬園之園”、世界文化寶庫、世界造園藝術典範,彰顯了中華民族獨特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獨樹一幟的藝術造詣。
圓明園之稱謂取義于: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其中“圓”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則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圓明園後記》中乾隆帝曾贊歎:規模之宏敞,丘壑之幽深,風土草木之清佳,高樓邃室之具備,亦可稱觀止,實天保地靈之區,帝王豫遊之地無以逾此。
圓明園盛名之下傳至歐洲,被盛贊為“東方凡爾賽宮”。法國作家雨果先生曾感歎:一個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匯集于此。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圓明園盛名之下必有負累!
1860年10月,英法殖民者的堅船利炮轟破了清王朝大門,咸豐帝倉皇出逃熱河,北京幾乎成為一座空城!懦弱無能的清政府被迫簽定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既割地又賠款……圓明園更難逃厄運!
1860年10月18日,注定是華夏兒女永志難忘、痛心疾首的日子!這一天,早就對圓明園珍寶和美景垂涎已久的英法聯軍在米切爾的率領下像一群饑餓貪婪的惡狼,瘋狂地撲向圓明園,大部分可以搬得動、拿得走的異寶奇珍、珠寶金銀、珍奇陳設、貴重物件和聞名世界的藝術品能搬則搬、能搶則搶……不能搬不能動的則砸個“稀巴爛”。據不完全統計,共計150萬余件文物被掠奪,其中有先秦時期的青銅禮器,以及唐、宋、元、明、清歷代名人書畫等等。

還有更可惡、更可恨的,為掩蓋他們毀滅、掠奪中國歷史文物古董的滔天罪行,英軍指揮官額爾金在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竟喪心病狂地下令火燒圓明園。三天三夜的熊熊烈焰吞噬了圓明園,北京城黑雲密布、煙塵蔽日,圓明園被燒毀成面目全非的一片廢墟,無數珍貴文物毀于一炬,尤令人歎息的是清朝圖書和檔案館内10500卷有關中國哲學、科技、歷史,以及藝術等方面精美珍稀著作均在火海中灰飛湮滅,數百名太監、宮女、工匠同時葬身大火……侵略者的罪行罄竹難書!

英法聯軍的豪奪強搶只是圓明園苦難史的開始!1900年英、美、法、德、俄、日、奧匈、意等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太後、光緒帝狼狽棄城出走,聯軍總司令瓦德西準許侵略軍在城内搶劫三天,圓明園又一次遭到殘酷的洗劫,石柱、建築等龐然大物甚至被聯軍用繩子、鋸子惡意鋸斷推倒砸碎,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園”---萬壽山、玉泉山、暢春園、靜明園、清漪園等園林宮殿也難幸免。大火過後,圓明園唯剩一片灰燼,園内殘存的建築和古樹名木均遭到毀滅性破壞,無數凝聚着昔日中華民族智慧創造的輝煌燦爛文化頃刻間蕩然無存,永遠消失在茫茫火海!

此後,圓明園又一次次遭到清軍的散兵遊勇、地痞流氓、軍閥官僚、周邊農戶的“木劫、石劫和土劫”。抗日戰争時期,圓明園遺址又再遭日本侵略者刮地三尺般的破壞,所剩無幾的文物被掠走。至此,曾經輝煌璀璨的“世界名園”徹徹底底淪為廢墟……現而今我們目所能及的遺址公園僅為當年的2%。嗚呼,悲哉,痛哉,惜哉!

初秋,我徜徉在圓明園遺址公園,唯見遊人如織,笑靥如花,湖水碧波蕩漾,荷葉層疊,水鳥低翔,蒼鹭、黑天鵝淺戲,楊柳如綠絲垂地,銀杏枝繁葉茂、直聳雲天,野花争奇鬥豔……如果不是講解員聲情並茂的介紹,如果不是劫後的大水法,廢棄的海晏堂,復建的黃花陣,幸免的正覺寺殘缺拱橋,高擎的石柱,雜亂的石雕,斷鼻的大象,倒地的龍首……橫七豎八、雜亂無章,碎石遍地,我們都很難想像圓明園往昔的恢宏壯觀,也很難想像其劫難之慘重……撫今追昔,我思緒萬千,圓明園既讓人驚豔,更教人歎息!

火燒圓明園,是人類文明史上一次慘絕人寰的悲劇,是西方列強對中國野蠻無情的侵略。雖然過去了160多年,但對于每一位中國人都是刻骨銘心的痛、永志難忘的創傷!
國弱則被欺,國不職則民遭殃!圓明園遺址是侵略者給我們留下的最重要、最形象、最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它時刻警醒着我們: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落後就要挨打,唯國強民富才能捍衛國家和民族的尊嚴。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圓明園遺址極大地振奮了民族精神、激發了愛國熱情、凝聚了奮鬥力量,激勵着我們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朝着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而奮勇前進!
王韶 廣東省房地産行業協會會長 觀點新媒體專欄作者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王韶
審校:勞蓉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