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監控了*ST亞振等風險警示股票及退市錦港、退市錦B等退市整理股票,並對14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項進行專項核查,以維護市場秩序和投資者保護。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國家層面已經累計復制推廣了379項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成果,形成了改革紅利共享、開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新版智能電冰箱國標,2025年12月實施。新標建立五星級智能指數體繫,要求實時采集設備運行、環境及食品數據,強化控溫精度、節能優化等核心功能,新增健康飲食建議與自動補貨提醒功能。
海關總署自貿區發展司負責人杜朝新表示,将繼續支持自貿試驗區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加大制度創新力度,推動形成更多突破性成果。
自2025年7月5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産于歐盟的相關白蘭地時,應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繳納相應的反傾銷稅。反傾銷稅以海關确定進口貨物的計稅價格從價計征,計算公式為:反傾銷稅稅額=海關确定進口貨物的計稅價格×反傾銷稅稅率。
山東省推出文化科技融合新政,聚焦八大方向包括文化智能裝備研發,通過專項債券和貼息支持中小文化科技企業。政策鼓勵數字化轉型及人才引進,目標到2027年突破20項關鍵技術,打造10個標杆場景,培育20家重點企業。
北京市政府發布《人工智能+醫藥健康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重點推進AI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包括開發虛拟細胞、醫學數字孿生等關鍵技術,並探索認知智能在醫藥研發中的應用,以提升靶點發現和臨床試驗效率。
北京市發布人工智能+醫藥健康三年行動計劃,目標到2027年建成國際領先的AI醫療創新高地。計劃将落地30項核心技術産品,推動20個創新藥械進入臨床試驗,並在10個醫療場景實現AI應用。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發展壯大新興産業加快培育未來産業的實施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到,聚焦原創技術突破、標志性産品研制、臨床應用和場景打造,推動腦科學與腦機接口技術創新發展。
四川省出台2025-2027年新興産業培育方案,計劃到2027年打造5個千億級和10個五百億級産業集群,培育30家領軍企業。方案聚焦23個重點領域,包括15個新興産業(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和8個未來産業(6G通信、量子科技等),目標形成10家以上高成長創新型企業。
市場監管總局印發《廣告法适用問題執法指南》,明确商業廣告需具備營銷性、媒介性等四大特性,旨在規範涉企執法,防止泛化傾向。該文件為區分廣告與其他商業信息提供理論依據。
醫用機器人、高端醫學影像設備、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醫療器械等(簡稱高端醫療器械)是塑造醫療器械新質生産力的關鍵領域。
山東省出台2025年穩外資方案,重點推動外資戰略投資省内上市公司。方案包含組織上市公司與境外機構對接、優化外匯服務及稅收輔導等舉措,旨在降低外資管理成本,吸引優質長期投資。
上海出台離境退稅新規:起退點降至200元,現金退稅限額提高至2萬元,覆蓋國際品牌及高端電子産品,以提升國際消費吸引力並促進旅遊經濟發展。
天津市拟出台科技金融新政,對投資本地未上市科技企業滿2年的創投機構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按社會資本投資額1%計算)。方案同時提出稅收優惠支持早期科技投資,並将舉辦創新創業大賽、建立新興産業項目庫,目標構建資金與人才聚集的創新生态。
深圳都市圈三市聯合發布廣東省首個生态環境保護專項規劃,明确共保共治路線圖。該規劃作為深圳都市圈1+N政策體繫首項專項規劃,将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