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完成展廳提升及配套工程驗收,為8月8日-12日舉辦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奠定基礎。
該合伙企業主要用于投資中國境内外包括但不限于人形機器人、汽車智能化等領域的高成長性未上市企業股權。
“我個人認為未來3到5年,人形機器人應用會越來越快,當下已經有一些應用場景,國内外不少公司包括我們公司人形機器人出貨量都有明顯增長,服務業、家用、工業場景、危險場景救援救災場景都有推進。”
雙方将圍繞産品及技術合作、科技助力營銷增長、産業模式探索等維度,共同推動“AI+教育機器人”産業邁向新高度。
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與李甯體育共建聯合實驗室,全國首個人形機器人運動科學實驗平台落戶北京亦莊。
我國工業機器人出口市場份額躍居全球第二,上半年出口增長61.5%。锂電池和風力發電機組出口增速均超20%,顯示外貿企業正抓住全球能源轉型機遇。機器人應用已拓展至烹調、清潔等多樣化領域。
采購包1為全尺寸人形雙足機器人,預算為7800萬元(含稅),最終中選人為智元機器人;采購包2為小尺寸人形雙足機器人、算力背包、五指靈巧手,預算為4605萬元(含稅),中標人為宇樹科技。
RealSense是一家生産機器人自動化工具和技術的公司,計劃利用該資金開發新的産品線並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
比亞迪與香港科技大學簽署協議,成立香港科技大學-比亞迪具身智能聯合實驗室,聚焦機器人技術與智能制造研究。該實驗室将結合比亞迪産業經驗與港科大學術優勢,未來數年投入數千萬港元,重點攻關具身智能領域,目標成為全球機器人革新核心引擎。
7月9日機器人概念股集體走強,恒工精密、大豐實業、長華集團開盤漲停,均普智能等5只個股漲幅超7%,顯示市場對機器人産業關注度持續升溫。
首程控股全資附屬公司北京機器人基金投資杭州雲深處科技,旨在推動其四足機器人産品研發和市場領先,助力人工智能産業升級。
比亞迪将于未來數年投入數千萬港元支持實驗室運營,充分整合港科大在人工智能、機器人學等領域的學術優勢與比亞迪的産業經驗,重點攻關具身智能領域。
盛業(06069.HK)與斯坦德機器人達成戰略合作,聚焦供應鍊服務、産業生态及AI應用三大領域,深化工業機器人布局。此次合作将強化雙方在産業鍊的協同效應。
宇樹科技拟科創闆IPO,投前估值超100億元。該公司5月完成股改並更名,被視為上市鋪路,但回應稱屬常規運營變更。此前已完成C輪融資,總部位于杭州。
極智嘉本次發行1.4億股H股,其中10%為公開發售,募集資金總額達23.6億港元。
寶馬在德國完成自動充電機器人概念驗證,采用AI視覺識别技術實現車輛停泊後自動定位充電口、插槍充電。該技術未來将結合代客泊車功能,提升電動汽車充電自動化效率。